首页> 行业新闻

小麦赤霉病,如何防治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8-04-10 11:04 文档编号: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已成为影响我国小麦高产稳产的首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发病区域不断扩大。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预计,2018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呈重发流行态势,发生面积预计达1亿亩。中化农业MAP事业部特别邀请了我国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详细讲解赤霉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一、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和主要表现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小麦赤霉病的常发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受小麦生育期、气候条件、菌源量、品种抗性、农业生态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小麦抽穗后的温度条件都能满足病原菌发育生长,流行的关键是阴雨天气。当春季平均气温为9℃以上,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和长时间结露天气,田间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就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且以穗腐对小麦的危害最大。

苗期病害特征:根部受害产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或虽直立不倒,但提前枯死。拔起病株可见根毛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部变黑并黏附土粒。病斑初为梭形小斑,后扩大成长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边缘不规则,中央浅褐色至枯黄色,周围深绿色,有时有褪绿晕圈。

茎基腐

穗腐特征:初期在小颖壳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再蔓延到临近小穗,病小穗枯黄。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产生粉红色霉层;空气干燥时,病小穗枯白不产生霉层。病菌侵染穗茎或穗轴时,侵染点变为褐色,以上穗部枯死变为白穗。后期病部都产生蓝黑色小颗粒。

穗 腐

二、赤霉病的危害

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损失。根据调查,发生赤霉病的麦田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达50%~60%,甚至绝收。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减产损失,并导致品质变劣,籽粒干瘪,出粉率降低,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

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赤霉病菌分泌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各国谷物中检出率最高的一种真菌毒素,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呕吐的致呕毒素。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雪腐镰孢菌烯醇(NIV)、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种真菌毒素,人畜食用后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出血,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若小麦感染赤霉病的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将失去商品价值,直接影响农民的种麦收益。

三、赤霉病的发生区域和时间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依据田间菌源基数、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小麦生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呈重发流行态势,黄淮北部、华北部分麦区也存在中度流行风险,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预计达1亿亩。其中,安徽和江苏及其以南、湖北江汉平原等麦区大流行风险高,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和黄淮南部麦区有偏重流行的风险,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有中等流行的可能。

根据多年的经验,晚播小麦因抽穗期推迟,扬花期易遇阴雨天气,发生赤霉病的几率高。由于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去年秋季受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影响,小麦播期普遍偏晚,今年赤霉病发生流行的风险将增加。如早春气温回升快、雨水足、稻桩中病菌子囊壳形成早而多、菌源数量大,加之小麦抽穗扬花期又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在菌源、天气、寄主生育期三者相吻合的条件下,则病害(穗腐)会大流行。

4月份,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经常出现阴雨或较长时间结露等天气,加重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流行。所以,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早作准备,积极推行分区指导、科学用药、最大限度降低病害流行风险,确保小麦安全生产。

四、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一定要以提前预防为主,应在科学肥水管理、清沟理墒等农业防控措施基础上,抓住关键时期、及时喷施对症药剂预防是控制当季小麦赤霉病发生、降低毒素污染的重要措施。

1.适期用药 

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常发区,全面落实“见花打药”预防控制措施,即小麦5%~10%出现扬花时进行施药,如遇持续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对于黄淮北部、华北、西北等偶发区,一旦遇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应抓住小麦扬花期,及时用药预防。此期如遇持续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1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进行第二次防治。

小麦扬花期

黄淮北部、华北等赤霉病偶发区,应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持续阴雨或较长时间结露等适宜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天气条件,应及时用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小麦抽穗扬花时期不同,防治赤霉病的施药日期、施药次数应灵活掌握。

如抽穗期天晴、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用药;若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初花期用药。小麦扬花期降雨日数多,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应抢天打药,宜早不宜晚。抢在雨停间隙施药,以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2.合理选药 

选用正确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应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地区是赤霉病的常发区,由于长时间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导致赤霉病菌已对此类药剂产生抗性,因此该地区应慎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药剂。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推荐药剂及用量详见下表,使用手动喷雾器每亩兑水30公斤,使用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15公斤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

3. 科学施药

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是保障预防控制效果的基础。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应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的展布性能。

使用自走式喷雾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喷头宜选择扇形喷头,相邻喷头间雾滴相邻区域重叠,既可以防止漏喷,不易造成重喷,也可以使喷杆上的雾量分布均匀。选择喷雾角度略小的扇形喷头,一般选择80015型扇形喷嘴,配100筛目的柱型防后滴过滤器。为减少施药时风对药效的影响,推荐使用防风喷头。(2)杆应采用平衡架构,确保作业时不会发生大幅晃动,不影响施药效果,喷杆的升降高度控制在离地面700mm至1200mm范围内,喷雾压力0.3Mpa,喷头流量390mL/min,喷头的流量变异系数较小,喷雾最稳定;一般选用喷幅12米,喷幅变异系数小,最稳定;(3)车速10~12公里/小时。

使用机动弥雾机喷雾时,注意以下几点:(1)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2)据风向决定行走方向,要注意行走方向尽可能和风向垂直,而且喷药方向要和风向一致。当风从身体右边吹来时,喷管要弯过身前,喷口呈水平状态向左侧喷射;当风从身体左边吹来时,喷管顺右侧方向呈水平状态喷射。实际作业时应将每6米划定为一个作业喷幅,且行走路线要与作业喷幅保持1米左右的间距,才能确保6米的有效喷幅;(3)田间行走速度60~70步/分,每步0.5~0.6米。

使用热雾机时,喷头安装位置在距喷管口575px处,药箱压力为0.3kg/cm2,喷药口直径为1.5mm时效果最佳,热雾机喷出的雾滴粒径在5~50μm范围内。热雾机作业效率高,每小时可防治3~5公顷,防治效率仅次于飞机防治。使用时应添加白炭黑、重钙、高岭土、硅藻土、凹凸棒等凝结核物质,增加热雾粒的比重,控制热雾的逸散;同时添加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表面活性剂,增加农药与载体的相容性,改善药液分布的均匀性,提高防治效果。

使用无人机时,飞行速度3~4m/s,距离麦苗高度1~1.5m,喷幅4~4.5m,喷洒流量400~600mL/min,施药液量7.5L/hm2,离心旋转式喷头,转速9600r/min,平均雾滴粒径88.60μm,作业时应添加飞防沉降剂和湿润剂,提高对液滴的附着力,改进雾滴的沉降、润湿和铺展效果。

通常是直接将飞防助剂,按药液的1%~4%加入至配好的药液中。建议在使用飞防助剂之前,把说明书看完整,按说明书要求的量加入。

4.一喷多效

小麦穗期是多种病虫盛发、重发、叠发期,各地应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根据麦田其它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做好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防治吸浆虫和蚜虫可选用高效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锈病和白粉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嘧菌酯等药剂。

同时,要积极推行药肥混用,注重防病治虫与防干热风和防早衰相结合,将杀菌剂、杀虫剂、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氢钾等混合喷施,实现一喷多效,保粒增重。此外,小麦成熟期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麦粒受水分过高或湿度过大影响,致使病菌再次繁殖。

 

来源:中化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