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

麦类黑穗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发布时间:2018-01-03 10:13 文档编号:

麦类黑穗病主要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在我国各类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麦穗和子粒,可造成严重减产。

(1)症状识别  腥黑穗病病株一般较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而直立,初为灰绿色,后变为灰白色,颖壳外张露出病粒,病粒短而肥,外包一层灰褐色膜,内充满黑粉。由于病菌的冬孢子内含三甲胺,故带有鱼腥味,腥黑穗病因此而得名。

散黑穗病病株抽穗略早,其小穗全部为病菌破坏,子房、种皮和颖片均变为黑粉,初期病穗外包一层灰色薄膜,病穗抽出后不久膜即破裂,黑粉(厚垣孢子)随后飞散,仅剩穗轴。

(2)发病规律  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形成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形成孢子侵染小麦。

腥黑穗病属幼苗侵染型,其病菌(黑粉)在脱粒时飞散,可黏附于种子表面或落入田间土壤,小麦播种发芽时,冬孢子从叶鞘侵入麦苗,随植株生长,最终在穗部造成危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小麦芽鞘出土后只有通过伤口才能侵入,一股地下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生较重。

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型,带菌种子是传播此病的唯一途径。病害发生与空气湿度关系很大。扬花期若空气湿度大,阴雨多,对病菌冬孢子萌发和侵入有利。一般当年种子带菌率高,次年发病就重。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建立无病种子田。三是药剂拌种:可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的0.3%有效成分拌种,或用12.5%特谱唑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或50%苯来特按种子量0.1%~0.2%拌种,对防治两种病害均有效。